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吴丽华 北京报道
10月7日,国庆长假最后一天,不少人都要开始提前结束休假状态, 因为“央妈”宣布降准了。
中午11点49分,央行官网挂出通知,自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当日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
央行此次降准,将释放资金12000亿元,除去用于置换10月15日到期不再续做的4500亿中期借贷便利(MLF),降准还可再释放增量资金约7500亿元。
央行降准释放巨额资金意味着什么?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宏观调控目的何在?无疑关系到整个宏观经济大局。
对此,央行给出的解释是,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但是,诸多分析人士也给出了自己的解读,经济学家、央视财经频道评论员马光远就分析认为,降准可以稳预期,稳经济,特别是稳房价,也意味着去杠杆政策其实已经退出,货币政策回归现实,企业的流动性枯竭问题得到缓解。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也表示,央行的表态,一方面说明央行认为国内目标要优先于对外目标,另一方面也说明央行有意愿与能力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维持在特定水平上。
稳经济目标优先
降准通知中央行明确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答记者问中,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降准的主要目的是优化流动性结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当前,随着信贷投放的增加,金融机构中长期流动性需求也在增长。此时适当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置换一部分央行借贷资金,能够进一步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结构,降低银行资金成本,进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释放约7500亿元增量资金,可以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资金来源,促进提高经济创新活力和韧性,增强内生经济增长动力,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但是,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取向发生改变,本次降准仍属于定向调控,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基本稳定,银根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降准释放的部分资金用于偿还中期借贷便利,属于两种流动性调节工具的替代。而余下资金则与10月中下旬的税期形成对冲,因此,在优化流动性结构的同时,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总量基本没有变化。
西南宏观团队则分析认为,在外部利率攀升,美国国债利率达到近7年高位,而美元再度升值环境下,央行继续降准,显示央行政策已经明确的以稳定国内经济和金融市场为主。
人民币波动加大?
对于备受关注的降准带来人民币贬值压力,央行表示,本次降准不会形成贬值压力,只是弥补了银行体系流动性缺口,优化了流动性结构,银根并没有放松,市场利率是稳定的,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率与名义GDP增长率基本匹配,是合理适度的。
同时,中国经济以内需为主,制造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较为完善,进口依存度适中,人民币汇率有充足的条件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则分析认为,在本次降准的同时,央行也强调,降准不会使得人民币汇率面临显著贬值压力。事实上,在美联储继续加息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的放松将会继续压缩中美利差,使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基本面上面临贬值压力。央行的上述表态,一方面说明央行认为国内目标要优先于对外目标,另一方面也说明央行有意愿与能力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维持在特定水平上。逆周期因子的重新引入加强了央行影响中间价的能力、资本外流的各种管制措施仍在继续加强,此外央行还保留着外汇储备干预与离岸市场干预的能力。
“有鉴于此,我们认为,今年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的概率极小。”张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