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伊始,楼市正在悄然变化。
过去一年,楼市调控政策密集。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8全年房地产调控合计450次,刷新历史纪录,同比2017年上涨75%。
最近一段时间,楼市调整也很密集,不过方向截然相反,或许可以用“松绑”二字来形容。
不信,就来看看
1
多地房贷利率下调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12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68%,环比下降0.53%,为全国首套平均利率23个月以来首次出现下降。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武汉等城市的首套房贷利率均出现回落。
2
多地放松公积金政策
北京、银川对公积金提取手续进行了简化,福州调高提取额度,广州允许购房者在异地提取公积金。
3
天津“自持租赁住宅”调整为“可售住宅”
1月10日,天津取消津滨开(挂)2012-13、14、15、16号四宗地块出让合同中约定的“该地块租赁型住宅建成后不允许出售,仅允许出租”条款,将自持租赁住宅调整为可售住宅。
这是全国首个获准租赁改销售的案例。
4
广州放松户籍政策,加入“抢人大战”
广州新一轮入户政策:应届生可直接落户,本科生未满40岁即可落户。这意味着,广州放下一线城市的身段,加入“抢人大战”。
5
北京两宗宅地未设房价限制
1月9日,北京市公布两宗住宅混合公建用地的预申请公告,两宗地块并未限定住宅销售限价。
自2016年起,北京采取“限房价、竞地价”土地出让方式,此后出让的大部分地块都采用这种方式。
再加上2018年年底,山东菏泽取消限售、衡阳上演了“取消限价”乌龙等事件,难免让人疑惑:坚持了很久的调控政策,这回真的要放开了?
各地各有心思,但中央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1月14日,在亚洲金融论坛上,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说到“在2019年房地产市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时表示:既不要过热也不要过冷,最好是保持相对稳定。
1月21日,最高领导人在一期研讨班上表态:要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方案。
1月23日,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2019冬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房价太高导致大量家庭的开销被压缩,消费被拉低,亟须解决房地产问题。
总体来看,中央依旧在坚持,而地方却悄悄打开了调控的小口子。这就让人疑惑了,2019年楼市究竟会怎么走?调控是否会全面放开?房价有可能回归理性吗?我们来看看大头的观点。
丁建刚
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院长
微信公众号:丁建刚房产
政策松绑将快速由点及面展开
一场中国经济保卫战即将打响
针对最近楼市的一系列新变化,我的观点如下:
降低房贷利率,对购房者来说最为实惠,但可能幅度还远远不够。
北京没有设置销售限价,释放出强烈的“限价松动”信号。
天津将“自持租赁住宅用地”调整为“可售住宅”,尺度最大,最有争议。
但仔细看2012年这四宗地块出让公告中规定“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办理”,地方政府当时就给自己留下了巨大的权力操作空间。
能转不能转,能调不能调,全由政府说了算。“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办理”,请问是什么程序?以后再出这样的地块,谁敢拿?谁不敢拿?
广州大幅放宽户籍政策,放下一线城市的身段,加入到二线城市的“抢人大战”中。
这是一个重要信号。重演2018年春天的“抢人大战”,甚至落户门槛更低,这很可能是2019年二线城市解除限购政策的一个重要渠道。
这也证实了,地方政府是“真着急”,不是“假着急”。
抢人大战背后,地方政府是“真着急”
银保监会官员的表态“既不要过热也不要过冷,最好是保持相对稳定”,“既不,也不”的句式看似一分为二,辩证法。但凡是熟悉中国政治语境的人都能听出弦外之音。
与这些政策变化相比,半个月前还在躲躲闪闪的菏泽、衡阳等三线城市,根本不算什么事儿。
可以预见,三四线城市限价和限购政策将基本解除;二线城市的限价政策也将解除,限购政策会有某些松动;一线城市相对谨慎,但也会有一些松动。
这些政策的松绑,将快速由点及面展开。一场中国经济保卫战即将打响。
但千万不必为“这些松动可能导致房价上涨”而焦虑。恰恰相反,面对形势的急剧变化,购房者和那些囤地不多、杠杆不高的房企,倒是可以更从容一些了。
总体而言,预期和趋势一旦形成,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即市场降温的趋势,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
从长期来说,2019年楼市走势主要受宏观经济和预期的影响,主要看宏观经济指标的修复和全社会信心恢复的程度。
张大伟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
房地产政策最严格的时期已经过去
未来多个微调宽松政策将密集出现
最近影响最大的一个政策,可能是过去10年楼市最震撼的一次松绑,简单总结,是过去土地出让中的租赁型住宅可以销售了。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日前,全国已经有超过10个城市成交租赁类土地成交+供应超过10万套。
北京、佛山、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珠海、天津、成都等超过10个城市开始租赁土地供应加速模式。
合计供应的出租房用地接近600万平方米,按照平均60平方米一套计算,大约供应出租房10万套。
600万平方米租赁住宅,大部分在一二线城市,按照货值计算,如果变成可销售的住宅,那么价值大约2000亿-3000亿元。
这也是第一次出现租赁土地改变属性,有以下影响:
土地属性变化,过去全国的近百宗土地都有改变属性的可能性。
经过招拍挂的土地,属性在出让后变化了,这很少有先例。
影响未来租赁租房的供应量。把租赁土地再次销售,这个政策的落地执行与走势,将影响很多相关政策的变化。
租赁土地再次销售
将影响很多相关政策变化
总体而言,2019年,房地产调控政策整体逐渐出现了宽松与收紧并存。
地方主导调控,在房地产市场平稳甚至下行的趋势下,房地产政策最严格的时期已经过去。
2019年,全国可能出现一轮起码30城以上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微调潮,这标志着,本轮楼市调控全面见底。未来多个城市的很多微调宽松政策将密集出现。
特别是对于二三线城市来说,除了信贷政策,最近其他政策都有可能调整。而部分城市的银行也有可能会变相调整执行中的信贷政策。
从过去十几年的调控历史看,最核心的房地产政策是信贷政策,针对多套房的信贷限贷政策是不是收紧决定了楼市政策的力度。
当然,最近多个城市的微调对市场也释放了一定的宽松信号。但同时住建部与经济工作会议依然强调了“房住不炒”。
整体看,2019年目前的房地产政策依然是除信贷以外政策微调越来越多,但整体政策基本面依然保持比较紧的状态。
卢俊
“真叫卢俊”公众号创始人
楼市目前最缺的是信心
大家对预期不看好
其实,我不太同意任何带“全面”二字的政策解读,因为如今的房地产,最大的特点是各个城市开始“自治”模式,有释放的空间,但万一有点苗头,其实也会继续管控。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放松政策宣布媒体跟进后,地方政府会那么紧张的原因。
所以某种程度上,我认为未来一两年楼市没有普世价值观,单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治理逻辑和管控方式。
当然,最近各个事件释放出最重要的信号就是:楼市在如今是可以适当放松的。这个信号是非常有正面意义的,也给到地方政府相对应的信心。
我觉得信号比较强的第一个是北京未设限价。核心是因为这个事件发生在一线城市,自始至终楼市最严的地方都是一线城市,而且是直接针对楼市发出的,这个信号很强。
而且,整体来看,最近的各种信号,一二三四线城市都有了,很明显楼市管理也有其艺术成分在里面。
这个词其实领导层已经给我们高度概括了,就是因城施策。
但是我想强调,不是中央根据不同城市的需求颁布政策,更多的是城市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颁布政策,而对于每个城市基于的是一个准则——房住不炒。
在这个逻辑下进行管控都是合理的。所以很明显这个改变就是楼市整体阶段的改变,从过去被动调控进入到主动调控阶段。
楼市目前最缺的是信心,大家对预期不看好。楼市回归理性还需要一段时间,因为调控虽然向好,但是密度太高,一直在调控,市场会焦虑下一个调控什么时候会来。
楼市目前最缺的是信心
大家对预期不看好
楼市真正回归理性需要这个行业建立起长效机制。
所谓长效机制很早以前已经明确好了,就是租售并举。换句话来说,楼市想要回归理性,租赁市场很关键,一定要成为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才可以。
从时间上来看,我认为建立起长效机制还需要3年以上的时间。
有人说,中国的楼市就像一部悬疑片,过程是个谜,结局谁都无法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