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改革衔枚疾进 2020年贷款基准利率或取消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9-12-31 10:34

12月28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将推动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原则上应于2020年8月31日前完成。

2019年,是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重要一年。

当年8月17日,央行公告称,自2019年8月20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于每月20日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LPR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加点的方式形成。其目的在于发挥好LPR对贷款利率的引导作用,促进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提高利率传导效率。

改革以来,LPR已进行了五次报价。12月20日,第五次LPR报价出炉:1年期品种报4.15%,相比改革前的旧LPR下降16BP;5年期以上品种报4.80%,相比8月份的报价下降5BP。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多家银行了解到,在LPR报价下行后,商业银行新增对公贷款利率也有所下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趋降。受调控因素影响,个人按揭贷款整体利率仍持平于改革前。

2019年11月,央行还通过下调MLF利率引导LPR下行。这是央行首次通过调控政策利率实现对贷款利率的调整,是央行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一步。一些市场人士建议,应扩大MLF的使用规模和交易对手,以进一步增加政策利率向贷款利率的传导。

12月28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将推动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原则上应于2020年8月31日前完成。市场人士预计,在存量贷款换锚完成后,贷款基准利率或将在2020年取消。

改革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肇始于1996年,当时人民银行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此举被视为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此后,利率市场化改革相继在债券市场、信贷市场渐次推开。

多年来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中国的贷款利率上、下限已经放开,但仍保留存贷款基准利率,存在贷款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并存的“利率双轨”问题。银行发放贷款时大多仍参照贷款基准利率定价,特别是个别银行还设定隐性下限,对市场利率向实体经济传导形成了阻碍。

因此,2019年8月央行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后LPR参考MLF,贷款利率则锚定LPR。截至年底,LPR已进行五次报价,1年期LPR相比改革前的旧LPR下降16BP,其主要驱动因素为MLF利率下降、降准带动银行资金成本下降。

“LPR下降后,我们对公贷款利率有所下降。一方面,监管要求本月贷款利率不得高于上月,另外一方面银行面临资产荒。”某股份行总行资产负债部人士表示,“优质客户议价能力强,利率水平本身不高;小微客户在五大行大规模介入后利率也被迫下调。LPR改革后小微企业的整体利率水平下降了10-15BP。”

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LPR的推广应用,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提高,银行贷款端收益率将随着市场利率变动,但存款仍基于央行基准利率定价,所面临的利差风险将显著加大。

中部省份某国有大行分行公司信贷部负责人称,目前银行利润主要还是来自利差,参考MLF利率后的LPR下降幅度不小,但吸储成本不变,这将形成“非对称降息”,银行利息净收入肯定下滑。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超称,存量贷款的LPR替代会使商业银行利差进一步收窄。“推进存量贷款的LPR替代就是存量降息,由于存量贷款规模大,本次调整比过去几个月增量降息力度还要大。”

这将对商业银行构成挑战。前述公司信贷部人士称,面对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商业银行应提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比如资产端要加强信贷业务的精细化管理,优化调整信贷结构。存款端要做好存款期限结构优化的工作,加大高质量核心存款“稳存增存”力度。

“前些年商业银行依靠高利差挣了不少钱,现在实体经济困难,LPR改革后的‘非对称降息’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盈利,实际上是让银行反哺实体经济。” 某上市城商行资产负债部人士坦言。

2020年

或取消贷款基准利率

在没有MLF到期的情况下,央行在10月、11月中旬新作MLF,一方面是进行中长期流动性投放和对冲缴税,另一方面也是加大MLF操作规模、提高操作频率来强化LPR锚的作用。

今年11月,央行还通过下调MLF利率引导LPR下行。当月MLF利率首先下降5BP,然后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同步下降5BP。“这次调整明确了央行货币政策价格工具的传导机制,表明央行政策利率变动对LPR变动将产生更直接有效的影响。”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

Wind数据亦显示,8月以来1年期MLF、SHIBOR、LPR整体呈现下行趋势。这意味着央行政策利率将同时对货币(债券)市场利率、贷款市场利率产生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效应有所增强,但仍待进一步改善。

前述上市城商行资产负债部人士表示,中小银行并不能从央行获得MLF,负债端来源主要是存款,中小银行对贷款的定价可能更看重负债成本的变化,而不是LPR利率的变化。此外,MLF占据商业银行负债比重也有限。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MLF余额为3.56万亿,这一规模仅占商业银行总负债的1.4%。前述上市城商行资产负债部人士建议,应扩大MLF的使用规模和交易对手。比如将MLF的交易对手由国有大行、股份行扩展到中小银行。

8月LPR改革后,新发放的贷款将按照LPR定价,其定价方式为在LPR基础上加减点。央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接近90%的新发放贷款已经参考LPR定价。

在此背景下,市场也高度关注存量贷款业务的换锚问题。12月28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将推动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原则上应于2020年8月31日前完成。

李超称,预计8月31日转换过程逐渐结束,央行会适时取消贷款基准利率。因此,2020年利率市场化重点是推进存量贷款基准利率的LPR替代,大概率不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

其理由为,贷款利率始终是既有上浮也有下浮,而存款利率只有上浮,贷款基准利率替代对市场的影响相对更为中性,但若迅速开展存款利率市场化,可能使得商业银行为争夺存款而将存款利率上浮到较高水平,强化了非理性竞争。此外,由于抬高了银行负债端成本,若向资产端传导,将进一步增加实体企业融资成本,不利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初衷。


上一篇:“地王”处境尴尬 房企生存模式重塑
下一篇:【月报】2019年收官之战——美伦.生态城问鼎住宅榜首!

新房 | 资讯 | 看房团 | 查房价 | 二手房

购房工具

0597-2555866

咨询热线周一至周六8:30-18:00

触屏版 | 电脑版

  • 首页
  • 全部楼盘
  • 联系我们
  • 个人中心